实施绿色维修必须把环保意识贯穿始终,从设计、制造和维修三方面入手。
(1)设计
首先要尽量减少材料用量和品种,并注意材料的可回收性。结构尽量简单,采用新型连接,对流程工业中的管线结构,采用快拆性设计。并进行产品的可靠性研究,在权衡产品整个寿命周期总成本的情况下,推广绿色维修设计。
(2)制造
制造方法应充分考虑采用修旧利废的再制造工艺。再制造是解决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节省资源的途径之一,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维修
对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并适时维修,延长大修周期。在修理阶段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维修效率,采用环保设施和手段降低维修过程中有害废物的排放,并进行适当处理,修后搞好现场卫生。此外。还坚持以下原则:将对环境的损害作为机械设备故障的主要判断依据;采取措施消除维修过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将对环境的影响作为维修验收的准则;加强绿色维修新工艺、新技术研究。
绿色维修是故障诊断、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技术的成功推广应用。
(1)故障诊断
故障诊断技术是随着电子测量、信号处理以及计算机的技术发展逐渐形成的一门综合性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或基本不拆卸的情况下,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预测设备的可靠性,判断故障的部位和原因。因此,利用故障诊断技术能够防止突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性停机;较优科学地确定设备修理间隔期和内容,降低维修成本,保证安全生产,节约能源。故障诊断技术已成为实现绿色维修的关键技术。
(2)表面工程
表面工程是指对固体材料表面进行预处理后,通过进行镀层、涂覆、注入和氧化等表面处理,改变固体材料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应力状态等,制备出优于本材料的特殊功能薄层。表面工程技术使机件具有高温等性能,达到维修工程优质、高效、低耗、低能,污染等目的,对于实现绿色维修,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再制造工程
再制造工程是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管理为指导,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目标,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来修复或改造废旧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一是修复,通过测试、拆修、换件、局部加工等,恢复产品规定的状态和能力;二是改进,通过局部修改产品设计,特别是引进新技术等使产品的性能得到提高,适应新的使用要求。三是回收利用,通过对废旧产品进行测试、分类、拆卸、加工等使产品或其零部件、原材料得到再利用。
|